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连续击败多位强手,最终摘得银牌,赛后,这位戴着护面、身形矫健的少年道出自己的心得: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只能靠自己。”
剑道上的孤独与成长
姜鑫瑞与击剑结缘始于三年前的学校兴趣班,当时8岁的他被电视上击剑运动员优雅而迅猛的动作吸引,主动报名参加了击剑课程。“第一次拿起剑的感觉很奇妙,既紧张又兴奋。”姜鑫瑞回忆道。
训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初学阶段,他常常因为步伐不协调而被教练批评,也曾因连续输掉比赛而沮丧。“但我从没想过放弃,每次失败都让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。”
2023年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是姜鑫瑞的突破之战,当时年仅10岁的他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获得铜牌。“那枚奖牌给了我很大信心,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“击剑是项个人运动,站在剑道上,只能靠自己。”姜鑫瑞认真地说道,这句话出自一个11岁少年之口,令人印象深刻。
他的教练李向明解释说:“击剑运动培养的不仅是体能和技术,更是独立思考和快速决策的能力,每场比赛,选手都需要在瞬间判断对手的意图并做出反应,这确实只能靠自己。”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击剑让儿子变得比以前更加独立和自信。“不仅是体育方面,在学习上他也更加主动,遇到难题会自己先思考解决办法,而不是直接求助。”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磨练
击剑被称作“物理象棋”,要求选手同时具备身体素质与战略思维,姜鑫瑞每周训练五天,每天两小时,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、体能锻炼和实战对抗。
“我最喜欢实战环节,”姜鑫瑞眼睛发亮,“每次交锋都像在解一道动态的数学题,需要计算距离、速度和角度,同时预判对手的行动。”
心理素质同样是击剑比赛的关键因素,在今年三月的一场比赛中,姜鑫瑞曾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续追分,局势一度紧张。“我当时深呼吸了几次,告诉自己专注于每一剑,不要想比分。”最终他稳住心态,拿下了比赛。
学业与击剑的平衡之道
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,姜鑫瑞需要在击剑训练与学业之间找到平衡,他的书包里总是同时装着课本和护面,经常在训练间隙完成作业。
“时间确实紧张,但击剑反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,”姜鑫瑞说,“因为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,课堂上更加专注,作业也要更快完成。”

他的班主任表示,姜鑫瑞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,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学科表现突出。“击剑训练培养的空间思维和逻辑能力对他的学习有很大帮助。”

未来的剑客梦想
谈到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我希望能够参加全国运动会,将来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。”他目前最钦佩的运动员是中国佩剑名将孙伟,希望有朝能像他一样站在国际赛场上。
下个月,姜鑫瑞将参加全国青少年击剑冠军赛,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。“我会加强训练,特别是脚步移动和攻击时机的把握,比赛让我看到自己与高手的差距,也让我更有前进的动力。”
击剑场上,姜鑫瑞手持佩剑,行礼、准备、交锋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超越年龄的专注与坚定,剑尖所指,不仅是比赛的胜负,更是一个少年成长的轨迹,在这条独自战斗的剑道上,他正一步步击出属于自己的天地,也击出日渐增长的自信与勇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