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支俱乐部代表队、超过三千名选手齐聚赣江之滨,将在未来五天内展开激烈角逐,这是国内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广的击剑俱乐部赛事,展现了击剑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
清晨八点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已是人声鼎沸,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手持花剑、重剑和佩剑,在剑道上热身试剑,金属碰撞声与裁判指令声此起彼伏,看台上坐满了前来助威的家长和击剑爱好者,气氛热烈非常。
“这是疫情后规模最大的一届俱乐部联赛,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。”赛事总监李伟明在开幕式上表示,“击剑运动正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期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击剑作为常规体育项目。”

本届赛事设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8和公开组六个年龄组别,每个组别分别进行花剑、重剑和佩剑个人赛和团体赛,参赛选手中最小年龄仅7岁,最大年龄5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来自上海剑锋俱乐部的12岁小将王梓涵已是第三次参加全国赛,一边检查着手中的花剑,他自信地说:“我每天训练三小时,就为这一天,目标是进入U12组前八。”他的教练补充道:“俱乐部联赛为年轻选手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平台,许多国家队选手都是从这里起步的。”
南昌为承办此次大赛做足了准备,赛事组委会负责人介绍,本次比赛使用了60条剑道,全部采用国际剑联认证的电子裁判器,同时组织了200余名裁判和技术人员,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进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赛事中西部地区的参赛队伍数量较往年有明显增长,来自成都的雷霆击剑俱乐部领队张教练指出:“过去击剑运动主要集中在北上广,现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很猛,我们俱乐部今年报名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。”
在比赛现场,除了激烈角逐,还有许多温馨场景,U10组比赛中,一名小选手的剑头意外损坏,对手主动将自己的备用剑借给他使用,赢得了全场掌声,这种“场上对手,场下朋友”的体育精神在击剑赛场尤为常见。
科技元素也成为本届赛事亮点,组委会引入了实时数据统计系统,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每场比赛的技术分析,包括击中部位、有效攻击次数等专业数据,五条主剑道进行了4K超高清直播,为无法到场的击剑爱好者提供沉浸式观赛体验。

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在观摩比赛后表示:“俱乐部联赛是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,我们看到不少年轻选手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专业运动员标准,这是中国击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信号。”
随着首日比赛结束,共产生了U10和U12组别的12枚金牌,明日将继续进行U14和U16组别的角逐,本次赛事不仅为击剑爱好者提供了交流技艺的平台,更成为推动南昌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,据估计,比赛期间将为当地带来超过千万的经济效益。
夜幕降临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,剑客们的身影在剑道上穿梭,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,这场持续五天的击剑盛宴刚刚开始,更多精彩还在继续。
